最近,中国通过外交渠道询问韩国新总统李在明是否愿意出席9月3日的阅兵式。面对这一问题,韩方的回答可谓是十分谨慎了。
现在普京已经决定要来参加这一具有历史分量与战略意义象征的大阅兵,而有报道称特朗普也有意来华观礼。那么,中国邀请李在明来有什么深层考虑吗?而李在明来华的几率又有多少呢?
中方递出邀请函
面对中国的邀请函,韩国回应,要考虑历届政府的相关决定,以及中韩、美韩关系等多重因素。此外,韩方表示现在正在同中方展开沟通,但具体事宜不便透露。
站在中方的角度来看,这次阅兵是为了纪念抗战胜利,请外国领导人参加是常规操作,像韩国这种和中国关系不浅且在二战中出过力的国家,自然应该受到邀请。而且李在明作为新任总统,我方邀请他来也是正常的外交行为。
更不用说,李在明在竞选时没少说要跟中国搞好关系,并将中韩关系视为未来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仅如此,李在明在就职一个月新闻发布会上还公开表示要尽快改善中韩关系。
他声称“我们将以牢固的韩美同盟为基础,深化韩美日三方协作,并积极推动中韩、俄韩关系的尽快改善,开展以国家利益为核心的‘实用外交’,切实守护和平与人民的生活。”
然而,韩国的回应显然是更加谨慎且复杂。他们没有直接说去还是不去,而是打起了太极,说要看中美两边的脸色,还得算算自家的小账本。
这话听着圆滑,但细想就明白韩国人的难处了。韩国经济上离不开中国这个大市场,安全上又得靠美国撑腰。现在突然被推到中美对决的风口浪尖,换谁当总统都得捏把汗。
再来看李在明个人的处境。这位新总统现在就像站在十字路口,往东走是北京,往西走是华盛顿。他要是真来北京参加阅兵,那可就是给中美关系投下了一颗重磅炸弹。
中国这边倒是无所谓,但多一个国家在国际场合给自己站台肯定是乐见其成。但美国那边肯定不乐意,韩国可是他们在亚太的重要盟友,要是总统都去给中国捧场,那美国的脸往哪搁?
李在明要怎么选?
其实,李在明要是真铁了心要来,好处肯定是少不了的。中韩经济合作这些年蒸蒸日上,尤其是半导体、汽车这些领域的合作。要是能借这个机会跟中国把关系再往前推一步,说不定能帮韩国在经济寒冬里找到新出路。
这就不得不提2015年的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其他西方国家的领导人都没去,朴槿惠却顶着压力参加了。当时不少人觉得这是中韩关系要升温的信号,结果因为“萨德风波”两国关系很快被打回冰点。
现在李在明刚坐上总统位子不到一个月,就碰上了和当年差不多的选择题,但这次他背的压力可比朴槿惠当年大多了。
并且韩国国内现在反华情绪抬头,保守派势力死死盯着,万一处理不好,就要被扣上“亲中”的帽子。
更不用说现在韩国国内经济一团糟,房价飙升、就业困难,老百姓怨气不小。这时候要是为了对外关系把国内事务晾一边,那民愤就很难压住。
再说美国这边的压力,美国现在把中国当头号对手,从芯片战到贸易战,招招都往要害打。韩国作为美国在东亚的铁杆盟友,李在明要是真来参加阅兵,美国那边虽不至于马上翻脸,但暗地里使绊子那是肯定的。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李在明来与不来,可能会参考特朗普的决定,这也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而中方也并不是多在乎他是否出席,这次邀请更多是展现“我尽到了地主之谊”的诚意,李在明来不来,都对我国谈不上损失或收获。
当然,我们也不能把这事想得太简单。国际关系从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选择题。面对中美的夹击,李在明如何抉择,不仅关乎他个人的政治未来,也可能为韩国带来更多的挑战与机遇。
《李在明最新涉华表态:将尽快改善中韩关系》观察者网
上一篇:造不出的椅子 回不去的制造业
下一篇:没有了